本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英伟达被约谈
7月31日,盖世汽车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官方获悉,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近期已有信息披露指出,英伟达旗下的计算芯片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前更有美国国会议员提出,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须具备“追踪定位”能力。有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进一步透露,英伟达计算芯片的“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已颇为成熟。
小智点评:国家数据主权监管趋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成不可逆趋势。
比亚迪智驾负责人杨冬生:要有全栈自研的能力和底气,同时也开放合作
7月28日,比亚迪智驾负责人杨冬生表示,比亚迪将继续推进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包括自研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平台以及合作方案。据腾讯汽车报道,杨冬生表示,比亚迪有优秀的整车能力,也要有全栈自研的能力和底气,这样才能有主导权,比亚迪不会减少对辅助驾驶自研的投入,同时也会与优秀的供应商合作,保持开放心态。
杨冬生透露,比亚迪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团队总人数达到1.6万人,其中智驾团队约5000人,核心算法团队超过1000人。他表示,天神之眼B平台的覆盖范围将扩大,并会逐步下探至十几万元的车型,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小智点评:中国车企用技术主权换产业链话语权,智能化军备竞赛步入深水区。
上海首发L4级牌照
7月26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上海市正式向多家头部企业发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等成为首批获牌企业。牌照的发放标志着这些企业获准在法规框架下,向公众提供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
小智点评:自动驾驶产业化驶出实验室的关键一跃。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即将完成首轮融资
7月28日,盖世汽车获悉,时代智能首轮融资将完成,超百亿独角兽即将诞生。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融资由知名市场化投资机构领投,新能源产业资本和国有资本加持。
结合时代智能近期释放的业务进展信息,本轮融资资金或将用于其滑板底盘项目车型量产落地,以及面向RoboX等新型场景的新技术研发等。
时代智能全名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控制,后者持有80.1%的股权。
时代智能成立于2021年7月,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作为宁德时代旗下专注于智能滑板底盘研发的子公司,2024年12月,时代智能推出了磐石滑板底盘(简称“磐石底盘”)。其中高安全旗舰版磐石底盘Pro,可实现120km/h正面柱碰不起火、不爆炸的超高安全性,远超法规安全要求。
小智点评:动力电池巨头卡位底盘革命,CTC技术或重构电动车产业链价值分配。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开业
7月28日,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机器人剧场开业。店内集聚数百种机器人及配套零部件,深圳乃至国内的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展示。
那么,何谓机器人6S店?
深圳未来时代机器人有限公司CEO兼6S店店长林枫解释,在传统汽车4S店“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的基础上,新增了“租赁(Lease)、个性化订制(Customized)”两大功能,形成独特的“6S”模式。
在机器人“6S店”开业现场,不仅能看到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和机器狗等各类型机器人的最新产品,还有“机器人咖啡师”、“机器人煎饼侠”展示手艺和厨艺。
小智点评:硬件+场景+租赁模式破解机器人商业化困局,但C端市场成熟度存疑。
京东领投,RoboScience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2025年7月30日,盖世汽车获悉,初创公司RoboScience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集团领投,招商局创投及商汤国香资本跟投,老股东零一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慕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RoboScience成立于2024年12月,自今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发展迅速,此前已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技术路线上,RoboScience采用快慢脑分层端到端模型架构。快脑层负责实时响应与动态调整(如多关节协同控制、实时力反馈适配),慢脑层专注深度逻辑解析与长周期任务规划,实现完全自主推理的高精度复杂操作。为支撑模型训练,公司自研仿真物理引擎,首次定义“Object Trajectory(物体状态变化)”为具身智能的标准数据格式,实现跨仿真、视频及真实数据的规模化融合应用,有效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并降低数据采集成本。在此基础上开发的Manipulation Foundation Model(MFM)具身操作大模型,突破了硬件与场景限制,在灵巧抓取等任务中展现出显著的泛化性能提升,为任意机器人操作任意物体完成任意任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公司核心技术模块包括跨实体通用具身智能(Cross Embodiment AI)、快慢脑机器人学习框架及自监督训练开发的具身操作系统,可根据场景需求高效适配多样化硬件平台。目前RoboScience正将其软硬一体智能模块与整机系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消费零售及家庭服务等多领域,致力于推动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小智点评:AI与机器人融合的资本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