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2025年站稳智驾第一阵营,小米汽车"野心"不小?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化进程加速,各大车企和自动驾驶企业纷纷发布智能驾驶规划,开启新一轮角逐。

1月26日,盖世汽车注意到,有消息称特斯拉Autopilot高级软件工程师Phil Duan暗示该公司在FSD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无独有偶,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借助端对端大模型,实现类L4智驾体验,大幅缩短自动驾驶发展进程。理想汽车宣布2025年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目标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每500-1000km才需人工接管一次,为达成这一目标,理想投入大量精力在人工智能研发上。

上述种种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汹涌,一场激烈的技术与市场较量正在上演。

与此同时,称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新人”的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规划同样不甘落于人后。

近日,盖世汽车注意到,雷军在北京亲自测试小米汽车的“车位到车位”自动驾驶功能。雷军对小米汽车智驾系统的表现总体满意,并表示今年将投入35亿元用于智驾研发,目标是到2025年小米智驾能够“站稳第一阵营,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2月28日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在谈及智能驾驶方面就曾表示,2024年小米汽车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梯队。

现如今,2024年已然悄然成为过去,在2025年开端,同样的智驾目标,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容易吗?

新人也学“前辈”自研?

现如今,智能驾驶对整车产品的意义已经不言自明。与此同时,出于市场需求迭代、核心技术自主、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品牌竞争力等多维度考虑,车企已经从电气化自研逐步迈入智能化自研阶段。

就小米汽车而言,早在2021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伊始,小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之旅也就此开启。

同年7月,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启动招聘。雷军在微博表示:小米汽车部门正式启动自动驾驶类别岗位招聘,首批会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人员(自研行业领先的L4智能驾驶能力),并且工作地点不限。

同年8月,小米集团发布公告,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相关订约方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以总交易金额约7737万美元收购。其中,2440万美元将以现金偿付,其余则发行代价股份支付。

完成交易后,深动科技将成为小米全资附属公司。根据公告显示,小米集团以1490万美元现金收购深动科技28.84%优先股股权,再以6247万美元对价收购深动科技的71.16%普通股股权,并以现金及股份偿付。完成交易后,深动科技会成为小米全资附属公司。

据了解,深动科技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

进入2022年7月,小米汽车开始上路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在2023年12月的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已经追加到47亿元,专属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投入,测试车辆超过200辆,测试里程数超过1000万公里。

据悉,小米还在自动驾驶领域分别对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几何伙伴、黑芝麻芯片等多个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进行投资,涉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光学感知等多方面。

不过,与此同时,外界对“新人”智驾自研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2024年5月,雷军也回应了此前传言小米智驾方案采用第三方公司的传言,他强调:“我们自打一开始就立下目标,小米所有的智能驾驶要自己研发!”

雷军表示:“由小米自己研发智驾,每年的成本就超过20亿元,投入是巨高无比的,在国内很少有从头到尾全部自研的厂商。敢不敢全部自己做高端智驾,这也体现了公司有没有成为智能驾驶领航者的雄心。”

口号响亮,实力如何?

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多年投入,小米汽车也取得些许成果。

据悉,在专利成果方面,2022-2024年期间,小米汽车自动驾驶相关专利申请量超340个,其中发明申请专利210余个、发明授权专利130余个。

2022年下半年迎来专利爆发期,且“准确性提高”和“自动化提高”一直是专利研发重点,技术专利追赶势头强劲,在三年内便位列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申请人第6位。

算法方面,小米智驾采用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的底层算法,并融入大模型技术。

不过相比特斯拉和华为,仍有一定的追赶空间。特斯拉2024年已发布FSD Beta V12测试版,华为采用BEV+Transformer+GOD网络架构。小米汽车需持续跟进研发,提升算法竞争力。

换言之,小米汽车要在智能驾驶领域站稳第一阵营并非坦途。

目前市场上,除却当前智驾能力水平较高的特斯拉和华为外,还有小鹏、蔚来、理想等车企林立。小米需要在技术上实现差异化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SU7标准版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小米汽车面临的重要挑战。

盖世汽车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汽车对小米生态链的补充作用不可忽视。将智能汽车融入小米的智能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车辆与手机、家居等设备的无缝对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对小米生态的依赖度和忠诚度‌。

此外,小米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的智能化驾驶和车联网等方面,赋予小米汽车独特的竞争力‌。

最新相关

只许高管摔碗,不许销售掀桌?

最近有个新闻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就是某汽车品牌高管批评友商的基层销售人员通过一些话术"截单"。这其实不算个大事,毕竟现在的社交平台太发达太丰富了,再加上高管也是人,也需要吐槽发泄之类的。...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都2025年了,怎么还在吹国产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看到文章标题后,多少会有些人这样说。因为在文章产出之前,笔者身边已经有不少人这样吐槽我了。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超车,...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沃尔沃不想和 ABB一起"混"

2025年,对于转型,对于如何应对中国车市的发展现状,各国车企在战略布局上,清一色地给出类似于中外分制的思路。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日产、丰田各自凭借一款中国色彩浓重的原生电动车让消费者看...

舍弗勒Q2营收微跌,维持全年业绩预期

德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近日公布,受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汇率不利影响以及美国关税等因素拖累,该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低于预期。舍弗勒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为59.22亿欧元,同比...

受阿根廷推动,巴西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