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爱驰: 后入场者的现实与无奈

2022年夏天,爱驰旗下的第二款车爱驰U6终于又有了消息。为此,爱驰专门给这台车在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做了投放,并且推出了爱驰U6 Play版和好声音特别版盲选权益,官方话术“市场订单稳步攀升”。

同年8月,胡润百富集团发布了“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全球一共1312家企业上榜,其中来自中国的新能源独角兽企业共有4家,爱驰便是其中之一。

与之一同入选的埃安和极氪,在2023年已经成功跻身了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用破万的月销不断抬高着自己的身价。

爱驰位于江西上饶的工厂产线

但估值最高曾达到过60亿美元的爱驰,却一直受困于“缺钱”。最近两三个月来,有关爱驰拖欠工资、社保、物业费用以及供应商货款的新闻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一位前爱驰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表示,5月爱驰汽车停发了薪水,这也是继4月之后第二次停发薪水,上海总部的员工也被要求在家办公,虽然官方的邮件里说是由于电力维修,但公司内部都盛传,是因为拖欠房租和物业费导致的。

其实在2021年11月,爱驰就曾经通过邮件通知员工:“由于受到上饶突发疫情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公司不得不做出10月工资延迟至本月底前发放的决定。本月社保已正常申报缴纳,请同事们放心。”

类似的情况,在更早的2020年也曾经发生过。短短三年之内资金问题越发频繁,足以看出爱驰早已积重难返。

网传爱驰内部邮件

在产品端,爱驰没能在U5上一炮打响,也因此对U6尤其抱有期待。一位爱驰内部的员工曾经不无唏嘘地对每日汽车电讯表示:爱驰U6这台车虽然在内卷的国内市场不一定算得上第一梯队,但比起之前的爱驰U5,软件、硬件和外观设计上都有不少提升,他们内部其实是比较看好U6的市场表现的。

可是爱驰U6的生产和交付时间线一拖再拖。原本2021年9月就要投产,年底就要在国内上市,第二年年初销往欧洲,但直到2022年过半也没有消息。

原本有消息说这台车“虽迟但到”,会在2022年6月实现量产,但一直拖到了10月也没能开启。

问题出在供应链,内部人士表示:供应商希望爱驰能把之前的账结清,再来谈爱驰U6的采购问题,但那个他们希望解决的老窟窿,并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而在爱驰U6出现之前,国内始终销售遇冷的爱驰U5则一直以“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姿态和大家见面。

创始人付强出席爱驰U5活动

2020年5月,爱驰U5开始出口,先后远销至海外15个国家和地区,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以色列、意大利等都是他们的出口国,并且在丹麦设有科研中心及制造基地,还在德国慕尼黑设置了欧洲销售中心及研发中心。

除此以外,爱驰曾在以色列里雄莱锡安开启了他们首个海外独立交付中心,短时间内就获取了3000个订单。

粗略地算下,爱驰U5在两年的时间里,在海外累计销售出了6000多辆,这个数字和他们同时期在国内的销售水平基本持平。

但时间进入到2022年之后,爱驰在国内的销售急转直下,2022年全年只卖出753台,今年1-4月也只卖出去100多台。与此同时,海外也逐渐悄无声息。

爱驰U5的第10000辆车下线

对此,爱驰的一位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透露,爱驰在海外的订单情况相比友商的确还算不错,但同样由于供应链和产能的问题,国内工厂的生产节奏始终跟不上,这让爱驰在海外的交付遇到了一些困难,订单取消的状况也时有发生,而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回款。

在资金的问题上,爱驰虽然有过多轮的融资,但始终不算宽裕。2017年成立之后,他们在最初15个月里拿下了三轮融资,累计金额大概在70亿规模。截止到现在,爱驰前后有过七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宁德时代、滴滴出行等明星机构,公开披露的金额超过百亿元。

但另一方面,爱驰花钱的地方也着实不少。2019年,爱驰用17.47亿的价格收购了江铃控股5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由此拿下了生产资质,创下了当时国内造车新势力获取生产资质的最高成本纪录。

除此以外,爱驰早在成立的当年就在江西上饶自建了一座工厂,规划产能30万辆,拟投资额达到133亿元。

而在动力方式上,除了纯电线路,爱驰选择押注燃料电池。前文提到的丹麦科研中心和制造基地,其实就是一家甲醇制氢的研发中心。而在国内,他们在山西还有一家甲醇制氢燃料电池的工厂,内部人士告诉每日汽车电讯,这座工厂虽然只进行了奠基并未开工,但是钱也是实实在在花出去了的。

爱驰上饶超级智慧工厂

这些明显带着传统车企痕迹的布局操作,也从侧面展现出了爱驰高层的造车思路。因为爱驰的创始人团队,几乎清一色地拥有传统造车背景:

创始人付强曾经在奔驰、奥迪和沃尔沃担任高管,创立爱驰之前是沃尔沃中国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爱驰创始人付强

当时的首席产品官则是因奥迪名扬天下的Quatrro之父Roland Gumpert,同时爱驰还请来了曾经在长安马自达、北汽和宝能任职多年的蔡建军加盟。作为业内公认的营销大咖,蔡建军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构建了爱驰的销售、服务网络,并陆续在各地实现交付。

蔡建军离职时的微博

相比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爱驰入局的时间差不多晚了三年。

在2021年面对媒体采访时,时任爱驰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的付强也并不避讳这个问题,他表示:“在这一拨里面我们是最晚的,与头部的友商相比,爱驰还是有差距的。”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种差距,爱驰在组建团队时将“高学历”作为自己的一大标签:爱驰官网显示,他们的团队员工里有91%是本科学历及以上,其中硕士学历占了27%,光技术团队就有671人。

因此,由于创始团队的造车经验以及整体团队的高学历,即便在爱驰稍晚入局的时间点上,将它看成黑马的业内人士也不在少数。

某家新势力的产品经理就对每日汽车电讯表示,在爱驰成立之初,他就慕名投递过相关岗位,爱驰给的待遇也是几个offer里最高的,他与威马、小鹏等早期新势力团队交流过,大家对于爱驰的专业性背景给予了高度肯定。

Roland Gumpert

可是,当投资的热潮退去,公司内部的问题逐一显现时,管理层的丰富经验却并不足以拯救溺水的爱驰。

开销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了一张“造车门票”,爱驰花了创纪录的17亿,对比之下,理想汽车当初收购重庆力帆获得生产资质只花了6.5亿;前文提到的研发中心和工厂的投入数字也并不明晰,燃料电池的商业和使用路径目前都不清楚,这些重资产都在一定程度上拖垮了爱驰。

而在战略方面,爱驰也有明显的问题。根据爱驰内部人员向每日汽车电讯表示,“出海”的大方向战略其实在爱驰内部是受到过争论的,当时有老员工就提出疑问:长城、奇瑞等龙头企业都暂时没做出来的附加题,爱驰为什么要在考试一开始就去做呢?

爱驰U5曾在以色列开售

在创始人付强的逻辑里,欧洲的电动车市场远没有国内这么卷,加上外国电动车的补贴很高,选择一个大家还没准备好的时间先抢占欧洲的市场,大有“攻其不备”的意思。但现在看起来,这步棋未见得高明。

就这样,在决策失误、产品失败的大前提下,加上过去三年持续的疫情影响,爱驰的资金问题越发严重。

去年7月,爱驰在官网宣布,原董事长兼创始人付强卸任,改任总裁,而新任董事长陈炫霖在外界看来并不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事实上,在出任董事长之前,陈炫霖的真正身份是爱驰的投资人。

最终未能量产交付的爱驰U6

自2017年底至2022年初,陈炫霖参与了爱驰的多轮融资。而当时,爱驰刚完成的一轮数亿美元的融资,融资方正是陈炫霖及其旗下东柏集团。彼时就有消息称,陈炫霖携部分工作人员入驻爱驰汽车。前爱驰员工也向每日汽车电讯回溯:资金的问题是爱驰在那个阶段最关注的问题。

现在看起来,爱驰官方在当时的发言显得意味深长:“作为老股东,在本轮融资的多个投资意向方中,陈炫霖的进一步战略投资得到了现有股东和创始人团队的一致选择、认可和支持。”

陈炫霖的确不是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他是1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商业版图的主要布局在江浙沪地区,比起运营公司,他也更擅长整合资源和行业投资。

“在你们看来,这样的选择未见得好,但对急需资金活下去的爱驰来说,这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前爱驰员工这样对每日汽车电讯说道。

据报道称,在加盟爱驰之后,爱驰内部有不少老员工对于这位新任董事长有些许看法,但从后来的一系列操作来看,陈炫霖的确在努力为爱驰打响知名度。比如前文提过的爱驰和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的合作,不免让人联想到身为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的陈炫霖,和浙江卫视之间的人脉关系。

爱驰U6和《中国好声音》

在我们看来,赞助综艺是传统车企更加喜欢的营销方式,并不太适用于目标人群是年轻人的新势力车企。但爱驰的内部员工却对每日汽车电讯表示,这个做法起码在短时间内提振了经销商和供应商对爱驰的信心,并且的确收获了一些确认合作的代理商,算是在短时间内给了爱驰一些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一位供职于爱驰的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透露,在爱驰内部,上一代投资人曾经提出过一个“百城千店”的拓展计划,但是在这个计划以PPT的形式宣讲完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任何动静。

陈炫霖到来之后,他先是主导着对爱驰U6做了一些改动,让产品尽快有机会落地,随后又积极招募了200个代理商,算是让这个计划又一次跑了起来。

但运气似乎最终也不站在爱驰这边。

去年11月,陈炫霖辞去爱驰董事长职务,当时一切都讳莫如深。直到事后才有人爆料,陈炫霖是由于因所在投资机构暴雷,出现逾期无法兑付情况,本人也滞留海外未归,同时爱驰股份被冻结才最终选择离职。

陈炫霖

现在看起来,这可能是爱驰被压垮的最后一捆稻草。

融资无法到位,同时受到陈炫霖暴雷的影响,原本希望借壳上市的计划也最终成为泡影——今年3月,美股教培企业华夏博雅(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爱驰汽车的运营公司Aiways Holdings Limited达成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意向,以收购爱驰汽车全部发行在外的股权,收购完成后,爱驰汽车所有股份将被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

通俗解释就是,爱驰IPO失败,也没采取常见的“借壳”上市,而是被“壳”收购,借此融资。

但现在看起来,融资的问题也没有在这里得到解决,资金的问题反而愈发严重。位于江西上饶的爱驰工厂已经停工,位于上海杨浦的爱驰总部也由于欠款被物业拉电,员工的社保和工资都没有到位,再加上供应商欠款,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大厦将倾之时,无人能够幸免。

向爱驰讨要欠款的供应商

对爱驰的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说法和交代。内部申请仲裁的人并不少,上海和上饶两地的相关部门也在进行斡旋。有爱驰的内部员工给过我们相关的数字,在三月时爱驰的整体员工规模还在2000人左右,目前已经只有1300人了。为了实际的生活问题,更多的人正在寻求自救。

对爱驰的员工来说,他们的薪水从三月份开始就没有发放,社保和公积金也停在了四月。在处理员工的正当权益的问题上,爱驰选择和员工签署所谓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爱驰内部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爆料,昨天(5月31日)是目前这一批协议签署的最后一天,爱驰向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承诺,所拖欠的社保会在八月进行补缴,同时未发放的薪水会和赔偿金(据称按照N进行结算)也会在八月直接打入到员工银行卡内,算是爱驰在现阶段对这个问题的交代。

员工的问题只是一方面,消费者的问题也已陆续爆出。

日前,有上海本地的消费者投诉,由于爱驰的App始终无法连接,很多基于爱驰App才能完成的服务均已无法实现,这其中就包括爱驰指定维修点的配件订购。

这意味着爱驰U5已经进入到维修无门的状态,数千消费者之前购买的车辆将面临无法修不了的困境。

而App无法使用的原因,也是因为爱驰目前在网络服务商这边还有大量欠款没有结清。

目前爱驰的App已经无法使用

爱驰账上的真实情况我们无从知晓,但爱驰的一些做法似乎暗示了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余粮”——有相关流程上的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爆料:爱驰总裁付强在海外团队的资金审批上一直给出了支持态度,并且在今年还专门支出过一笔律师费。这无疑加剧了爱驰内部员工的不满。

有关爱驰下一步的计划,之前有内部员工向每日汽车电讯透露,爱驰的结局可能会在六月份给出一个定论,破产清算或者是继续寻找融资方都有可能,目前也的确有新的投资人愿意加入,但是目前各方面在股权分配和投资额方面存在着异议,再加上之前积累下来的欠款问题,让爱驰之后的每一步都无比艰难。

从结局回看开头,更晚入局的爱驰用更慢的脚步换来了更大的运营成本,要追上先行者,他们不得不在自己的对策上选择Plan B甚至Plan C,以此和竞争对手区隔:跟着对手走会被拖死,选择不同的道路难以验证可行性,两瓶毒药总得留下一瓶,考验的其实是从资金支持、团队执行力、供应商整合能力、产品路线判断力等所有方面。

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在采访爱驰的员工也多次提到过,一位曾经应聘过爱驰技术岗的开发就对每日汽车电讯表示,爱驰的HR是众多新势力里专业度最差的,需要面试者催回复,并且整个面试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日期,面试的提问也很草率,给面试者的印象非常不专业。

至于流程多、回复慢、自主性差等问题,算是爱驰的顽疾,一道流程三人批复打底都是常规操作,相比讲究短平快,端到端迅速反应的新势力,爱驰的确更像一家传统合资车企。

远赴欧洲的爱驰U5

整体资金链长时间的紧张,禁锢了爱驰前进的步伐。产品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网络和供应商网络的构成,无一不需资金的支持,更降低了爱驰的容错率。

更何况比起蔚小理,爱驰还选择了更加复杂也更加耗资的模式,这让他们始终在“没钱”的边缘上徘徊。

爱驰的困境,再次证明了新造车的残酷性。一家企业和失败之间的距离,或许真的就只有一台卖不好的车而已。

从2022年末开始,我们已经经历了自游家、威马、天际和爱驰——爱驰U5的失败甚至没让U6有机会和消费者见面,即便推出了车型和权益,但最终没能实现量产。

因为高速发展的市场,已经不会给他们太多试错的空间,而爱驰,也不会是倒在决赛圈前的最后一家车企。

最新相关
今年Model 3或将首次无缘全球新能源三强

今年Model 3或将首次无缘全球新能源三强

4月底,全球新能源巨头之一的特斯拉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财报,销量、营收、毛利润和净利润等多项重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那么一季度特斯拉的表现究竟如何,其身处的全球新能源市场的走势又...

1.4万亿,雷诺瞄上新市场

1.4万亿,雷诺瞄上新市场

"在雷诺汽车业务所及的地理范围内,这预计将会是一个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的产业机会。"作为雷诺汽车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欧洲汽车制造商(ACEA)协会主席,卢卡·德·梅奥(Luca ...

4月车企排名: 这些车厂,掉队了

当前的汽车行业确实有一些怪象,说行业不景气很艰难吧,4月的批发销量继续保持10%的增长,绝大多数车企销量同比出现正增长,但要说轻松?并不见得。价格战频发,车企的利润在极度压缩,竞争恶化似乎...

特斯拉瑞典罢工升温,该国最大工会加入

据外媒报道,瑞典最大的工会正在为特斯拉瑞典维修工长达六个月的罢工提供支持,此举导致了特斯拉与北欧工会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一直以来,特斯拉都明确反对员工加入或成立工会。双方之间的争...

小米的车买得起,保险上不起?

新能源车险正陷入一个怪圈: "车主喊贵,险企叫亏。"小米SU7的定价区间为21.59万元至29.99万元,其车险首年6000元至8000元的保费遭到网友吐槽。图片来源: 小米汽车5月13日晚间,小米汽车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