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首汽约车"杀熟"不同手机号预估价有别

据证券日报消息,首汽约车近日遭到了来自用户和司机的双重投诉。

有用户表示,使用同一部手机、不同手机号登录首汽约车App发现,虽然两个账号都是“白银用户”,但在同一时间打车、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系统显示的预估价格却不同,高峰期的打车价格有30元左右的差异,非高峰期也有10元左右差异,且两个账号的界面也不相同。

一位黑金卡用户也曾反映首汽约车涉嫌“杀熟”。譬如,他使用微信支付车费仅需要90元,而如果选择使用充值卡付费就是110元。虽然充值的时候是每100元优惠5元,但如此一来车费不但没有优惠反倒更多了。

此外,部分用户的反映也暴露了首汽约车在平台管理上的问题。

据报道,一位用户在北京首都机场用首汽约车App约车成功后,发现网约车距离自己竟有22.4公里,需要等候54分钟,而且系统提示“这是距离最近的网约车”

对此,首汽约车回应称,此笔订单产生过远距离派单属于违反机制反常现象,初步调查为“有司机使用不法软硬件进行飘点定位,以谋取虚假里程方面的额外收入或机场绑单的便利性。”对于这一解释,上述用户认为,飘点定位之说被指是让司机背锅,“因为司机也抱怨曾经两次被派这么远的单子了”。

有专业人士则认为,出现过远派单的非正常现象,原因可能是平台软件定位功能存在问题,比如刷新的频率或者第三方软件与系统的融合,导致在更新和调度上存在问题。有司机使用不法软硬件进行飘点定位也是有可能的,但这个情况比较少,总体而言,还是平台系统软件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汽约车2015年9月份上线,主打“高品质”出行服务。2019年4月,首汽约车改变自营模式,全面转向承包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首汽约车的运营成本,并提升整体运力,但却是以牺牲服务质量、触碰网约车合规机制为代价换来的。

2021年3月,首汽约车运营主体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融资消息引发关注。首汽约车CEO高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将在完成本轮融资后,寻求上市。

资料显示,2017年-2019年以及2021年前两个月,首约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2.72亿元、29.01亿元、64.51亿元、4.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41亿元、-35.98亿元、-30.2亿元、-0.98亿元,3年累计亏损90亿元。

2017年-2019年,首约科技资产总额分别为4.44亿元、4.63亿元、3.46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30.83亿元、62.31亿元、90.98亿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6.38亿元、-57.68亿元、-87.51亿元。而截至今年2月底,首约科技负债已增至104.37亿元,资产则从2017年的4.44亿元下降至2.17亿元,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对于“首汽约车未来将如何加大技术和运营管理方面的投入?”“在稳定运力品质的同时,如何服务好用户并实现盈利?”“是否对用户在操作界面和价格上做出了区别对待?”等问题,但截至4月17日,首汽约车并未予以回复。

那么,曾以高端品质著称的首汽约车,还能继续获得用户认可吗?(信息来源:证券日报;编译/汽车之家王静波)

最新相关
从经典到未来 体验大众灵感乐园

从经典到未来 体验大众灵感乐园

[太平洋汽车 文化频道]在时代的长河中,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与科技的缩影。在广州举行的大众灵感乐园是一场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沉浸式体验之旅。作为大众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四十年的...

进入电动化时代 三菱的机会在哪里?

进入电动化时代 三菱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说到百年车企的话,那三菱一定配拥有姓名,从最早的Model A到生产威利斯吉普,后来的EVO和帕杰罗的拉力传奇,三菱似乎一直都是风口浪尖上的那个人,不过就在最近,三菱卖掉了山猫的工厂,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