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势力造车的势头相比当年初出茅庐时已然成熟了不少,像特斯拉、小鹏以及蔚来这样的佼佼者更是不在少数,作为传统车企的长城汽车,刚刚完成了组织架构的焕新与调整。而在今年的第8届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发布的咖啡智能2.0则为其指引了今后5年的规划,也是一个老牌企业面对智能汽车时代的一个有力回应。
“智能化”能为长城汽车带来什么?
在6月28日的开幕式结束后,长城规划了未来5年的战略目标,并计划年销达到400万辆。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单凭WEY、坦克、哈弗、长城和欧拉等几个品牌的销量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咖啡智能2.0发布会之后的专访环节,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透露,在未来,长城汽车旗下还会发布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以应对市场的变革,而咖啡智能2.0时代的开启,也将支撑这个品牌以及现有品牌的全新产品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2020年7月,长城汽车首次发布了咖啡智能1.0,在那时,长城汽车对互联网时代的变迁已经能够参悟到其会促进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称之为“智能”的东西,无非就是由屏幕来传递的,而手机、计算机、电视则是生活中最能体现科技迅速发展的窗口。
经过近10年的研发和不断改进,现阶段自主品牌的车机系统在智能化程度上已经远超了合资品牌,这其中不乏有许多科技巨头的帮衬,或是共同研发,亦或是作为供应商的存在,就比如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从自然语义识别和免唤醒层面来说,其效率之高以及系统内置的App丰富程度是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这就是智能汽车时代为消费者带来的好处,从此,汽车也并不仅仅是一个从A到B的工具,因为它更方便了,同时也在慢慢变得富有感情。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现如今无论手机、电脑还是一些娱乐终端都玩儿上了生态,就比如近期上线的华为鸿蒙OS系统,生态链的连接让汽车变得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它更像是一个伙伴,在点滴之中与车主共同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汽车也必然会得到不少的用户粘性,而不是简单地造车和卖车。
智能化的“骨架”GEEP系列电子电气架构
“万物互联”是长城汽车在未来5年发展中的美好愿景,而“互联”并不仅仅是生态链的相互连接,更是整车产品的框架。作为智能化的代表,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集合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动力/底盘等多项领域,也将在5年内完成从分布式ECU到跨域集成再到中央+区域架构的完美蜕变。
以往自主品牌的采购部门总是集合了许多世界知名厂商的电子元件,而这套名为GEEP的全车电子电气架构则全部由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目前也已经到了第三代。除了能够优化物料成本外,也更方便整车软/硬件的开发和OTA,而结合此次发布会上的信息来看,在2022年,第四代GEEP就会在量产车上得以体现。用长城汽车的话说,届时的全新产品将会拥有三个大脑——座舱、计算以及驾驶,在它们管控的区域,也会分别对应全车不同的ECU,以达到化繁为简的中枢效果。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还在此次咖啡智能2.0的发布会上宣布,在2024年GEEP 5.0架构也将会面式,作为在智能化电子架构的终极目标——拥有大脑的机器人整车,长城将采用全新算法和布局,令所有智能化任务都统一由中央计算平台来处理,这样一来,万物互联的优势才会真正被激发出来。
智能化的“基础”线控底盘
“自动驾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年,作为一辆智能时代下的汽车产品,当然不仅仅是软件的应用开发和算法的迭代升级,而是需要它更智能、更迅速、更精确,有了这三点,以自动驾驶为主导的全面智能化时代才会真的到来。刚好在此次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将其全新研发的线控底盘进行了展示,其机械部分的人车解耦能够让电脑独立完成转向、制动、加速等一系列动作,所以要实现这些,首要问题就是底盘必须能够接收到来自中央控制单元的电信号传输,而线控底盘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都知道传统底盘在制动时需要液压系统对卡钳的施压使得刹车片与刹车盘产生摩擦,从而达到降低车速并刹停的效果,并且遭遇雨雪天气的时候为了防止轮胎抓地力不足导致的各类危险,还需要ESP系统的协助,而这些物理现象正是与智能化时代碰撞的地方,所以线控底盘为此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线控制动系统,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使用电机加紧摩擦片,以替代ESP、iBooster以及液压系统和EPB等等。
此外,底盘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后也同样具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我们大但猜想长城汽车将在今后的全新产品中采用分布式电机作为车轮动能的独立控制单元,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转向轴等一系列的连接件取而代之,以同轴、单侧的方式进行转向和掉头,也直接减轻了车身重量,从而实现了材料节约和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