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五菱与华为携手,10万级华为高阶辅助驾驶不是梦?

近日,盖世汽车获悉,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其中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回应称,以官方发布为准。

合作模式引猜测

就在前几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高管在公开活动中明确透露,其与华为的合作成果将于2025年内以“带车带产品”的形式正式亮相。

来自多方的信息均预测,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关系,而是将采用华为深度赋能的“HI模式”。这标志着华为将从车辆的基础架构设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开发,到后续的持续升级迭代,全方位深度参与,并最终实现双方品牌的联合露出。

对于华为鸿蒙智行生态而言,此举意义重大,HI模式的合作方从原先仅有阿维塔一家,扩展至两家实力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华为将前沿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推向更广阔大众市场的关键战略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是上汽集团整体智能化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体现其清晰的双线并行策略。在中高端市场层面,上汽集团已与华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尚界”,定位15-20万元价格区间,首款产品聚焦智能座舱与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预计将于今年秋季正式亮相。

而在大众化普及市场,通过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联手,目标显然指向了15万元以下这一更为广阔的价格带。其核心目标在于突破成本瓶颈,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在大众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显著降低消费者的体验门槛。

这一布局使得“尚界”与五菱-华为项目形成明确的分层协同效应,前者锚定中端智能体验标杆,后者则致力于将高阶辅助驾驶的普惠价值最大化,共同编织一张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智能出行网络。

五菱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难以复制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市场触达效率。作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践行者,五菱通过宏光MINI EV等爆款车型验证了其对供应链垂直整合的深度掌控。在HI模式下,五菱或仍主导制造、采购与渠道环节,能凭借自身工程优化能力将华为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成本控制在极具竞争力的区间。

市场格局的重塑已箭在弦上。中国乘用车市场超30%销量集中于10-15万元区间,目前由头部车企主导。五菱携华为之力进军这一红海,其颠覆性在于“顶尖科技”与“极致成本”的融合:华为赋予产品对标高端新势力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五菱则贡献规模制造与渠道下沉能力。

若成功在15万元级市场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普及,不仅将打破现有双强格局,更将迫使全行业加速技术成本优化。对华为而言,此役是检验其供应链能力与成本控制的关键一仗;对五菱,则是突破乘用车市场天花板的历史性契机。当“人民车企”基因与“技术巨人”锋芒共振,一场惠及最广大消费者的智能出行革命正拉开序幕。

向上突围之路

七月的车市,上汽通用五菱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单月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车型售出约7.4万辆,同比增长接近51%,占总销量比例高达60%。今年1至7月,其累计销量已超88万辆,新能源贡献约49万辆,渗透率接近56%,连续7个月保持了50%以上的同比高增速。

然而,这份成绩单背后却难掩品牌发展中的结构性隐忧。多年来,“人民的五菱”凭借亲民价格牢牢盘踞10万元以下的广阔市场,成为国民出行的可靠伙伴。可当电动化浪潮席卷,新能源占比的显著提升并未自然转化为品牌溢价的突破。主力车型依然深陷于低端价格带,向上触碰15万级主流市场的渴望始终未能如愿——这是五菱在销量光环下无法回避的核心矛盾。

敏锐察觉到市场风向的转变,五菱将突围的支点押注于智能化,尤其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在10万至20万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正日益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砝码。承载这一重任的是旗下宝骏品牌。公司战略中,五菱红标继续深耕电动化国民车,宝骏则被明确赋予智能化、面向未来的使命,试图以差异化定位撕开主流市场的口子。

为此,五菱近一年动作频频,密集推出面向主流价格带的宝骏新车型。然而,宝骏品牌向上之路并非坦途。其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传统价格敏感型用户对“10万元级别能否真正实现可靠智能辅助驾驶”疑虑重重,信任度难以建立;另一方面,中高端消费群体普遍将“强智能”与“高价格”深度绑定,对宝骏的品牌力能否支撑智能辅助驾驶缺乏认同。这种定位上的尴尬卡位,使其在消费者心智中难以形成清晰的占位。

技术路线的探索同样遭遇挑战。宝骏曾携手卓驭科技,推出搭载无图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的宝骏云朵灵犀版等产品,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价格下探至10万级门槛。但现实是骨感的,市场反响远未达预期。以宝骏云海为例,其累计销量未能突破2万辆大关,反映出单纯依靠技术供应商的方案,在缺乏强大品牌背书和用户心智占领的情况下,难以撬动主流市场。

正是在此困局之下,华为的入局为五菱点燃了破局的希望。与华为的合作,远非简单的技术引入。其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实力与品牌势能的叠加赋能:

品牌力破壁: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特别是其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技术标杆地位和强大品牌号召力,有望一举击穿宝骏面临的高端认知壁垒,弥补其品牌力的短板。华为的金字招牌,成为用户信任10万级以上宝骏智能辅助驾驶产品的关键催化剂。

技术信任重塑:卓驭方案此前未能有效解决的用户信任瓶颈,华为凭借其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形象,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可信度保障。

上汽通用五菱的转型之路映射了中国制造业的共性挑战:规模优势与技术升级如何协同共振。其新能源销量跃居全球前三印证了体系化能力,但品牌天花板仍待突破。华为的赋能若能在产品体验与用户认知层面实现双重破冰,或将为五菱叩开主流市场大门,也将为传统车企的技术跃迁提供新范式。

不过,这场突围本质是长周期竞赛,需持续平衡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品牌溢价间的动态关系——这既是五菱的二次创业,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以价换量"走向"以智取胜"的关键注脚。

最新相关
宁德时代的换电"巧克力",来一块?

宁德时代的换电"巧克力",来一块?

汽车信息网1月19日讯随着换电模式进入风口期,宁德时代这个动力电池巨头也下场入局。作为一种电动车补能方案,换电模式可以解决电动车续航、充电时长两大核心痛点。近年来也有多家公司投身其中,...

美国7月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美国7月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行业研究公司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价格下降,以及汽车制造商在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清理库存而推出历史性的激励措施,美国电...

传统豪华车,不香了?

传统豪华车,不香了?

7月1日,鸿蒙智行即迫不及待地发布了6月新车销量--5.27万辆。其中,最畅销的问界贡献了4.46万的数据。鸿蒙智行销量海报的下方,两行小字尤其明显: "39个月内实现80万累计交付创达成速度纪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