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汽车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电动本田已"觉醒"

“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新车”,当这句标语出在荧屏上,我知道,今日,站在上海车展舞台上的本田,已经觉醒了。

谁都清楚,近年来,在市场发展长期被电动化转型的脚步捆绑,在消费趋势愈发因中国车企的蓬勃发展而发生质的改变,每一个身在产业内的汽车企业都无法回避换新,乃至革命的话题。

本田,作为一家立足中国20余载的企业,经历过中国发展最为红火的那几年。在一次又一次行业更迭的帮衬,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浪的助推下,赢得了近1800万中国用户的认可。其留在中国车市的最深印记,直指那股能时刻保持着对此地的绝对洞察力和感知力。

有了这番背景,再回头去看被置身于产业转型洪流的本田。当市场一面快速清退那些式微合资车企,一面不断提携着比亚迪,吉利等中国品牌时,相信本田所思考的核心,早已不再固执得局限于“用混动挑战电动,用品牌挑战趋势”的老旧逻辑。

而“口嗨”从不是本田想要的,被动迎合亦不是其作为一家顶流车企的基操。

眼看2023年的市场变得何其疯狂,各个合资品牌在破局之路上走得如此坚定,于情于理,对于本田来说,此刻所落下的决议都需要成为最符合这个时代,最适合中国车市的笔触。

重申全面转型电动化的规划,再次肯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或是愿意对华倾注更多的资源,本田的“激进”写在了脸上。可在我看来,和诸多愿意将中国视为前沿阵地的企业一样,本田就是要从这一刻开始,发动自我革命,用最透彻的理解重塑格局,不带有一丝犹豫。

在中国,唯中国

不用多议,在“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的畅想下,这一届上海车展俨然成了承接过去,启迪未来的产业分水岭。

时隔三年,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和发生于市场端的消费裂变,不仅对过往的格局发动了绝对攻势,终结了强权躺着挣钱的春天,无形中,也对中国车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节拍。

合资品牌的路将如何去走?从去年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被无数人提及,也有无数人急切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结果呢?特斯拉率领的造车新势力,在销量上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倒以价格战挑起市场争端;传统车企中的自主力量,也乘机将自己的触手伸进了新能源市场的腹地。

没错,今时今日的中国车市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得此情形,我想,同样有着合资企业的本田会有所焦虑吧。一边在担心自己能否紧跟时代快速切换的步伐时,一边又不得不对中国车市的未来走势,快速做出响应。

可话又说回来,从2022年的市场变迁中走出,又大步迈入2023年,本田纠结过后,终究理清了思路。

一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专务、电动事业开发本部长井上胜史在车展访谈中,和与会者说的那般,“……中国市场上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就算现在是最新款的车,两年以后可能也是旧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我们产品开发的新鲜程度。”

若聚焦中国,很可能就在揭示着,本田在电动化车型上的投放上,或将不再遵循以前的迭代规律。快速、高效且深度融合本田在电动车领域的最新技术,会即刻成为新时代本田电动车的研发秘钥。

本届上海车展,本田e:N品牌也带来了四款全新纯电动车:未来会分别落户于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的e:NP2和e:NS2的原型车、第三弹电动车的概念车“e:N SUV序”,以及第四弹车型e:N GT Concept。

与此同时,随着本田官宣新一代“Honda CONNECT 4.0智能技术”很快会与“安全超感Honda SENSING 360”合体出现在往后的电动车型上,我愈发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验证,2023年,本田与中国新能源车市之间的联结,现已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呈现出一个怎样的态势?

4月初,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给出自己的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实现30%左右的增长。”且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中,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新能源的占比也一再得到了提高。

由此一来,从本田的视角去看,全方面展现自己在电动化转型中的自信就显得弥足重要。发布纯电品牌e:N至此的一年间,习得发展精髓的本田,也是时候到了学以致用的全新阶段。

很多人都说,今年的上海车展是属于自主品牌的狂欢,是见证新旧势力交接权杖的平台,但不管怎样,我始终认为,以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不会就此坐以待毙。转型再难,再痛,都不可能动摇它们立足中国、深耕新能源市场的决心。

请不要小看本田

话说,你知道,为了适配中国全面转向电动化的趋势,本田有多拼命吗?

在人们的原有印象中,身为日系企业的本田,本就是恪守传统的。在其75年的发展历史中,习惯于循序渐进发展的本田,可以凭借匠人精神、红头性能等一系列极具标签的品格完成自我形象的树立,不变的亦是,在对待那些需要打破常规,快速做出决断的计划时,“慎之又慎”的处事之道。

“在汽车领域,2027年之后,Honda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中国Honda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在中国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为Honda全球电动化赋能。”

所以,当本田取缔役兼代表执行役副社长青山真二能用这样的态度,回应所有来自外界的询问时,本田给人的第一感觉已显得极为震撼。在高度内卷的行业革新中,这股震撼所催生的气力,不亚于当年横空出世的本田i-MMD混动技术在节能与环保方面产生的连锁反应。

本田说过,“至2050年,要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本田又说过,“当前,我们正处于‘二次创业期’。”新的方向叠加新的产业气象,不论我们愿不愿意为这段由本田自我规划的未来而喝彩,点滴间,预见的都将是本田的恒心和信念。

很快,这一届上海车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归于历史卷轴中的一角。但是,我相信,这十天内,所有发生于此的故事都将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因素。

就像,对于电动化下一步的落子,本田有能力在这短时间拿出了一系列的全新产品,是整个行业对它做出的要求,可当它选择用在华生产的全套新能源车型(包括e:HEV和e:PHEV)铺满整个展台,如此全面触电的队形,其内核就是本田向新世界进发的“投名状”。

况且,中国车市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这已经是整个产业所达成的共识。

当变数和挑战兼具,背负着沉重使命的本田,需要用一段时间来消化由燃油时代向电动时代跨越时的阵痛。面对中国车市频繁出现的搅局者,本田也需要在保留当前优势的前提下,奋力迎战。然而,从合资品牌纷纷开窍拿出强有力的举动开始,谁能说,中国车市的未来只会隶属于一类人?

总之,在所有人眼里,时间,虽不言不语,却总能在恰当之时,将一切全盘托出。2023年的本田,有着自己的焦虑,有着自己对行业转型的不同看法,终究不会意味着,本田会放弃对时代的洞悉。在浅尝辄止与铁杵磨针间,本田只会选择后者。

接下来,从推出e:NP2和e:NS2到往后的一系列新品,从主抓“Honda CONNECT 4.0智能技术”到彻底拥护智能座舱之前,相信本田是不会停下的。一言以蔽之,“觉醒”的本田,不容小觑,更不可妄加戏谑。

最新相关
这位大佬直言: 汽车产业链条不健康

这位大佬直言: 汽车产业链条不健康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指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在他看来,在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背后,行业却因极致竞争和无底线价格战陷入不健康发展状态。魏建军警...

Robotaxi,走过寒冬期?

Robotaxi,走过寒冬期?

2024年,业内还在普遍唱衰全球自动驾驶产业集体"过冬"。在很长时间以来,高级别自动驾驶曾因为资金、安全和商业化等多重迷雾深陷舆论漩涡。当自动驾驶行业消极的声音铺天盖地,便有很多人质疑: R...

印尼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

印度尼西亚汽车行业协会Gaikindo汇编的批发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印尼新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达到51,205辆,较去年同期的48,764辆增长5%。这一增长标志着印尼新车市场从去年同期的低迷中逐...

AI全面赋能 吉利银河M9米兰全球首秀

AI全面赋能 吉利银河M9米兰全球首秀

5月22日,吉利汽车全新旗舰车型银河M9在意大利米兰全球首秀,这款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的豪华座驾,以颠覆性设计语言与硬核科技实力,向全球市场递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银河M9以...

菲律宾4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0%

据外媒报道,菲律宾汽车制造商协会(CAMPI)与卡车制造商协会(TMA)联合发布的会员批发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菲律宾新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0%,从去年同期的37,314辆降至33,580辆;也...

参考+堆料?小米YU7首秀不太OK

参考+堆料?小米YU7首秀不太OK

昨日,车圈今年最受关注车型——小米YU7完成首秀,虽然还没公布价格开启预定,但是整车外观内饰布局、主要参数配置已经公布。可以确定,YU7在7月份上市后不会愁订单,提车等待时间也很有...

高合"复活",拯救价值在哪?

破产重整的高合找到"白衣骑士"了有消息称,高合汽车已获得黎巴嫩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 Ltd.投资,并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成立了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3亿美元,EV Electra...